理论学习

9001cc金沙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习近平经济思想10】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做好新时代发展改革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作者: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编辑:刘园美   发布时间:2023-02-10  发布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回顾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阶段性梳理总结工作进展成效,提炼典型经验做法,对传承发扬优良传统、推动事业进步发展十分必要。

一、发展改革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一)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对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提出新要求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党中央的参谋助手,必须时时参在点子上、事事谋在关键处。要善于作出新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迫切要求我们树立全球视野,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战略谋划,做好顶层设计。要善于揭示新的经济规律。各类难以预见的新挑战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类新生的增长动力和产业形态不断涌现,迫切要求我们科学识变准确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善于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新老问题交织、短期长期挑战并存,做好发展改革工作常常面临两难多难抉择,迫切需要创新工作机制方法,打好政策组合拳,精准把握时度效。

(二)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创新实施宏观调控提出新要求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目标、环境、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做好宏观调控工作,需要把握调控重点,改进调控方式,提高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性。要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不能唯GDP论英雄、搞大水漫灌,而是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让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要更加注重供需平衡。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经济发展面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好需求侧管理这个重要工具,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要更加注重预期管理。过去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行为的做法越来越难以奏效,必须考虑市场主体行为特点,注重行为背后的逻辑,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主动引导市场预期,实现科学宏观调控和有效政府治理的有机结合。

(三)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对加强统筹协调提出新要求

改革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利益固化藩篱更趋显现,需要更加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改革更需跨部门协调协同。经济体制改革日益复杂艰巨,“单兵突进”效果式微,迫切需要各部门联动形成整体合力,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改革更需各层级激励相容。要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尊重和鼓励基层首创精神,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改革更需各环节统筹兼顾。改革前要广泛凝聚共识、寻找最大公约数,改革中要加强宣传解读、平稳有序推进,改革后要及时总结评估、校正完善既有措施。

(四)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突发频发,对防范化解风险提出新要求

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需要系统性加强风险管理。必须强化风险意识。要坚持底线思维,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对风险的形成机理、表现形式、发展趋势心中有数,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发现和处置于萌芽状态。必须提高风险化解能力。要加强经济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未雨绸缪、精准研判重大风险,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及时有效处置,确保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必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要谋划好防范化解风险的先手和高招,不断建立健全风险研判识别、监测预警、协同防控和责任落实机制,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五)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贯彻新理念、践行新思想、实施新战略,要求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发展改革干部队伍。要着力锤炼政治品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既要做业务上的内行人,更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着力强化纪律意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在受监督和约束环境中工作生活。要着力增强斗争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加强学习实践,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在斗争历练中成长提高,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二、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发展改革工作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并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发展改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国家发展改革委自觉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分析大趋势、谋划大战略、协调大政策、推进大项目,不断开创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

(一)党对发展改革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近年来,我们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发展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发展改革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宏观调控在创新中不断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近年来,我们针对经济形势的严峻复杂变化,及时监测分析研判,提出调控建议,制定出台政策,抓好督促落实,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坚持常态化经济形势调研制度,加强部门联动、上下协调,强化统筹政策协调和预研储备;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方向和结构,大力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预期管理,做好信息发布、权威解读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近年来,我们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全力完成党中央部署的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努力做到“上半年出手、下半年出台”;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牵头推进混合所有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投融资、价格、电力、油气等重点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试评价工作,全面深入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规划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近年来,我们强化规划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六)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不断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协调落实“一带一路”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迈出重大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我们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支持绿色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应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力争把可能带来重大风险的隐患发现和处置于萌芽状态。近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各种潜在风险。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有力完成疫情防控工作任务,推进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着力保障粮食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保障能源安全,全力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系统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着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优先保障国内骨干企业、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平稳运行,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会同或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化解金融、房地产市场、地方债务等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风险底线。

(九)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福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提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统筹协调对口支援工作,深化定点帮扶工作;补齐公共服务供给短板,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三、工作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些经验做法

完成上述工作任务,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上下齐心协力、密切协作、攻坚克难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经验做法,值得认真总结、继续传承发扬。可以初步梳理总结成“九个更加注重”,包括25条具体内容。

(一)更加注重党建引领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作为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探索形成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密集开展专项调研、提出系列工作方案、逐级安排专人盯办、建立专用工作台账、健全后续落实专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督促检查的工作闭环,以一系列制度流程方法保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始终坚持把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放在首位,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实践、指导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龙头带动和领学促学作用。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坚持以政治学习为根本,以编促学、学用相长,分年度、分领域、分专题整理汇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认真组织编写《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组织编写《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发展改革工作》系列丛书,坚定不移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推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掀起理论学习热潮。

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以政治建设、模范机关建设为抓手,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党中央每一项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都制定出台专门的贯彻落实文件,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每半年与驻委纪检监察组开展一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专题会商,通报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抓好整改。

(二)更加注重顶层设计

构建“1+N+X”政策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以研究制定“1个顶层文件”“N个配套政策文件”和“X个具体领域实施方案”作为推动重大工作落实落地、相关制度协调配套的重要形式和抓手。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健全委属单位管理制度、健全防控工作机制等重点工作,分别形成相应的“1+N+X”政策体系。

推进发展改革职权法定。坚持将实现职权法定作为法治机关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构建发展改革工作的法规制度体系,保障发展改革重要职能依法落实、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过去5年来共出台规章55件、规范性文件103件。加快推进发展规划法、能源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立法,制定出台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技术安全管理清单制度等重要法规文件,推动一批重大法治成果转化为政策文件。

(三)更加注重预期管理

强化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对外宣传工作机制,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司局负责同志、委属智库专家学者及时发声,解读政策,澄清认识,引导舆论。定期定点召开新闻发布例会,通报发展改革工作进展。策划推出“宏观经济形势”“稳投资稳外资”“能源保供稳价”“惠企纾困”“社会民生”等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全方位、多视角权威解读和阐释经济形势,向市场主体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发展改革故事,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充分发挥所属报刊和“两微一端”等平台作用,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扩大宣传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坚持将业务工作与舆情工作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密切关注负面、不实和敏感舆情,快速响应并妥善处置。2021年四季度,就煤炭增产增供、电力保供,通过11个所属政务新媒体平台账号,连续发文60余篇,“发改委1周连发14文遏制‘煤超疯’”等被广泛报道,为促进煤价理性回归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纠治负面典型震慑作用。通过完善预警、约谈、通报、问责一揽子机制,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违纪违法行为形成震慑效应,督促地方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在清理虚假虚拟特色小镇、关停“地条钢”企业、价格执法等案例中取得良好效果。去年针对部分市场投机者发布“煤炭异动”等不实信息,第一时间重拳出击,及时向社会发布权威准确信息,当天期货夜盘煤炭指数应声下跌,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效果明显。

(四)更加注重试点示范

探索形成全链条试点示范制度体系。注重调动和激发各方面改革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新能源消纳、用能权交易、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海洋碳汇、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科学遴选、合理确定试点示范项目和地区,出台支持改革创新的专门政策文件,予以专项资金支持或批量授权改革事项,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形成了有政策支持、有年度评估、有表扬激励、有交流推广的制度体系。比如,梳理发布新型城镇化试点180例典型做法和30条政策举措、深圳经济特区5方面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一些好做法上升到国家政策和制度层面,有力促进了相关领域工作。

建好用好地方工作现场会交流平台。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级新区发展、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召开工作现场会,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抓两头、促中间”,推动形成以点带面、互学共进的生动局面。2018年赴地方召开现场会55次,2019年召开96次,2020年疫情发生后创造性地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云上”现场会100多次,及时将地方推进工作的典型做法和创新方法予以推广。

(五)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省部际协调机制作用。把省部际协调机制作为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形成工作合力的重要方法,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统一思想认识、任务要求、行动步调。牵头建立或参与数十项部际协调沟通机制,涵盖粮食安全、煤电油气运保障、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大数据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重点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围绕经济形势、重点行业发展、保供稳价等工作开展多部门会商,及时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问题,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组建工作专班集中攻坚。为高质量完成党中央交办的重大任务、应急任务和创新事项,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司局、委属单位相关人员,成立跨部门跨专业作战团队,整合资源、加强协作,集中力量联合攻坚。碳达峰碳中和、能源保供、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重大外资项目等几十个工作专班,为完成一大批急难险重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供工作中,国家发展改革委13个司局迅速组建6个区域专班及运输专班、全天候综合专班,高效协同运转,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工作。通过组建系列工作专班,促进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各单位业务交流,锻炼了干部队伍,提升了工作能力。

强化应急联动响应。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上下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紧急动员相关司局、委属单位和地方发改系统,主动作为、形成合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主动放弃休假,坚持在岗在职在责,推进前方后方联动,抓实抓细生活物资保障工作。针对口罩产能不足问题,迅速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0号》,统筹全国口罩相关工厂机器设备、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源等全要素,推动扩能改造,短时间内扭转全国口罩生产被动局面,一个月内口罩日产能突破一亿只。

(六)更加注重结对共建

加强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司局与委属单位制度捆绑。采取一对一结对、多对一结对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务实高效的协作关系,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平台。在联合起草重要文件、调研重要问题、研究重点课题、参与重大事项、召开工作会议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与地方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通过交流挂职等方式,推动干部走基层接地气,形成系统上下畅通的队伍交流机制。鼓励和选派干部援藏、援青、援疆,定点帮扶河北灵寿、吉林汪清、广西田东、西藏墨脱等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比如,12个司局与汪清县12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先后选派41名挂职干部下派汪清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相关司局和委属单位310多人次赴汪清开展调研指导工作,累计支持各类资金13.59亿元,实施项目147个,协调捐款捐物230多万元。宏观经济研究院、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等委属单位无偿为定点帮扶县编制“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空间规划等,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和各项事业发展。

(七)更加注重精准施策

着力提高投资效益。聚焦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部署的重大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聚焦中央本级事权和中央地方事权中需中央承担的重大事项,聚焦大事急事难事,在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示范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投资等多项工作中做到“一钱多用”“两钱、多钱一用”,切实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关键作用。比如,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投资中统筹“一老一小”、排水设施、停车、充电桩等设施建设,带动了社会资本参与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激发了市场活力。

注重加强“窗口指导”。围绕重大外资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等关键领域,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现代煤化工等重点行业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以及“两高”项目布局等,严格执行“窗口指导”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对照能效水平、环保要求、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等要求,优化相关产业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

有效实施清单管理。在重大任务抓落实过程中采取“清单化”管理、“项目式”推进,挂图作战、跑表计时,科学精准施策,兼顾“国家大事”与“关键小事”。不断完善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专门台账,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定期跟踪,推动一体整改。比如,全面施行特色小镇“一张清单管到底”,指导各省份全面建立清单管理机制,明确基础条件、建成后指标要求,根据情况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有19个省份清单内的特色小镇数量少于50个,“少而精”导向初步形成。

创新运用大数据手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法,通过网络舆情、招投标数据、企业用电量等多维度数据,广泛搜集分析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实施前中后环节过程中的舆论动态、群众诉求等,精准高效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政策决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在医疗废物处理设施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中,通过大数据发现7个省份72个项目建设进度存疑,重点核查后发现19个项目确实未开工,充分发挥大数据方法对精准摸排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作用。

强化监测评估督导。高度重视政策落地情况跟踪、经验总结宣传和复盘提升工作,建立健全事中事后评估制度,开展评估督导,及时跟踪问效、总结经验、纠正纠偏。不断健全五年规划“动态评估、中期监测、总结评估”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体系,推动将实施情况纳入有关部门、地方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体系。在营商环境等方面,充分发挥评价的引领和督导作用,以评促优、以评促改。

(八)更加注重调查研究

常态化开展经济工作调研。坚持定期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季度调研工作。推动调研成果及时转化,总结提炼地方好经验好做法,纳入政策储备。精心组织开展“根在基层”调研、定点帮扶调研、基层蹲点调研、返乡调研、假期调研等系列专题调研,培养干部在“接地气”过程中破解发展改革难题。充分利用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优秀研究成果评奖、优秀调研报告评选等活动,评比展示优秀成果,引导形成学学相长、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定期开展重大问题分析研判。每月开展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分析研判,这已成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委上下为党组出好主意的重要途径。每年安排若干项重大课题,加强过程和绩效管理,推动其及时转化为专题报告、政务信息等,形成一批重大的理论成果和工作成果。

坚持问计于民了解民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开设“十四五”规划《纲要》问计求策平台,在中国政府网和主要新闻媒体门户网站设置专题链接,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出台重大改革、制定重大政策工作中,通过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召开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代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吸纳各方意见,开展论证评估,汇众智、聚群力,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九)更加注重队伍建设

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切实把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打造中青年干部、驻外人才、“发改英才”等多层次干部人才队伍。大规模培养后备人才,在实践锻炼中培养一批勇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中青年骨干。创新推进委属单位“发改英才”计划,使之成为委属单位服务宏观经济决策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心工作的骨干力量。

深入推进轮岗交流。坚持常态化轮岗交流,实施岗位培养“ABC角”制。制定青年同志定期到政务服务大厅、机关党建岗位和地方基层锻炼的制度规定。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关键吃劲岗位工作、参与重大工作专班,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

着力提高干部能力本领。创办“周三大讲堂”“求是论坛”“发改书吧思享汇”等学习平台,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进行交流。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89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参与人数近1200人。分级分类举办专题特色培训班,对司、处、科级干部特别是业务骨干开展针对性、精准化培训,努力解决干部思想上的疙瘩、工作上的难题、能力上的短板。

@ 2016 版权所有 :9001cc金沙·以诚为本-Sands Group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编:430200 电话:027-59367570